為什麼年紀大了更需要運動?認識肌少症及骨質疏鬆症,樂齡體適能課程推薦

為什麼年紀大了更應該運動?認識肌少症及骨骼疏鬆症,樂齡體適能推薦

目錄

我們都知道運動很重要,但常常無法保持運動習慣,等到慢性病找上門來後才知道自己一定要開始運動了。

為什麼運動如此重要,尤其是對年長者?讓我們來認識不運動就會找上門的可怕兇手——肌少症、骨質疏鬆症,以及該如何改善吧!

什麼是肌少症?

肌肉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組織,足夠的肌肉可以幫助我們完成日常活動,穩定身體,促進新陳代謝,更重要的是,它與我們的免疫系統息息相關。如果肌肉量過少,不僅連日常生活有困難,而且更多慢性疾病、肥胖問題就會漸漸找上門來。

肌肉的重要性

30歲就是分水嶺

人類在30歲後,身體的肌肉量將會開始下降,每年以1~2%的速度流失。如果不及時應對,到了50歲就很容易罹患肌少症,常見症狀包括:

  1. 肌肉量明顯下降
  2. 體脂肪率上升
  3. 體力、力量減弱
  4. 更容易跌倒、骨折
肌肉量在30歲後逐漸流失

肌肉量一直下降怎麼辦?難道沒有應對的方法嗎?

答案是有的!但在說明解決方法前,先來認識另一個常與肌少症一起出現的疾病——骨質疏鬆症。

什麼是骨質疏鬆症?

骨質疏鬆症指的是骨骼逐漸退化,骨密度下降,變得更脆弱易碎。從解剖學來看,骨質疏鬆的骨骼就像被蟲蛀的木頭,內部充滿小坑洞。

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相似,在30歲後逐漸退化,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更容易罹患。

健康骨骼與骨質疏鬆的差異

骨質疏鬆症的影響

  1. 更容易骨折
  2. 骨折後不易康復,可能導致長期疼痛、行動受限,甚至影響壽命
  3. 身高下降、彎腰駝背、下背疼痛

如何改善肌少症及骨質疏鬆症?

1. 進行肌力訓練

肌力訓練是已知最有效對抗肌少症及骨質疏鬆症的方法,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:

  • 維持、增加肌肉量
  • 提升肌力
  • 增加骨密度
  • 提升身體代謝
  • 降低慢性疾病風險
肌力訓練的好處

肌力訓練的類型

肌力訓練的範圍很廣,基本上只要有阻力或重量讓肌肉對抗,就能算是肌力訓練,例如:

  • 徒手訓練:深蹲、伏地挺身、弓箭步等
  • 重量訓練:啞鈴、槓鈴、壺鈴、負重沙包等
  • 瑜珈、皮拉提斯
3種不同的肌力訓練種類

建議每週進行2-3次肌力訓練,每次30-60分鐘,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

剛開始進行肌力訓練時,建議尋找專業教練或老師在旁指導

2. 攝取足夠的營養素

肌少症:補充蛋白質

蛋白質有助於肌肉生長與抑制流失,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配合足夠的肌力訓練則可以幫助肌肉成長,增加肌肉量。建議攝取量為:

  • 一般成年人:體重(kg) × 1~1.2g 蛋白質
  • 老年人:體重(kg) × 1.2~1.5g 蛋白質

老年人因為吸收不再像年輕時吸收那麼好,因此針對老年人會建議攝取多10%~30%的蛋白質含量。

常見高蛋白食物:

  • 肉類、魚類
  • 奶製品、蛋類
  • 大豆類
常見的蛋白質來源

若不確定攝取量,建議諮詢專業營養師

骨質疏鬆症:補充鈣質與維他命D

鈣質與維他命D可幫助強化骨骼,減緩骨質流失。

常見來源:

  • 鈣質:牛奶、海帶、深綠色蔬菜
  • 維他命D:曬太陽、魚類、蛋黃
鈣質及維他命D補充方法

年紀大了還來得及改善嗎?

許多人擔心自己年紀太大,是否已錯過黃金時機。

事實上,任何時候開始運動都不嫌晚!只要開始行動,身體就會回饋給你更健康的狀態。

1. 給自己時間與耐心

剛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累、很難,甚至發現某些動作以前做得到,現在卻做不到。但請堅持,只要持續練習,就能逐漸進步。

2. 尋求專業協助

建議尋找專業教練或老師指導,以確保:

  • 正確運動姿勢,避免受傷
  • 有系統訓練,培養習慣
  • 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

在飲食方面,建議尋找專業營養師諮詢,請勿隨意聽信網路的錯誤訊息或健康迷思。


推薦課程:樂齡體適能

52sYoga提供樂齡體適能團體課程,老師會運用不同的輔具進行肌力訓練,並加入互動元素,讓運動變得更有趣,幫助學員培養運動習慣

在這堂課你將獲得:

✅ 初學者適合的肌力訓練
✅ 專業老師指導
✅ 多種專業輔具輔助

課程可免費體驗! 👉 查看課程時間 👉 加LINE線上預約體驗

現在就開始運動,對抗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,讓自己健康又有活力吧!

我想要尋找...
關注我們
文章分類